首页

北京苏曼女王调教

时间:2025-05-23 01:56:30 作者:阿曼外长:伊美第五轮会谈将于5月23日在罗马举行 浏览量:14273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这次全会为何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会做出了哪些重要部署?《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视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0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聚焦改革

  一个多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了一场企业和专家座谈会。

  总书记在会上说,“党的二十大之后,我一直在思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改革开放后,党的历届三中全会都是研究改革。这一次改革,我们将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第一次划时代的改革,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被列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涉及16个部分、60项具体任务、336项改革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动了又一次划时代的改革。

  总书记曾说,“事业发展出题目,深化改革做文章。”他还曾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从“全面深化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背后有着一条清晰的时间线。

  2023年2月,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这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一个多月后,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今年以来,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重点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1月,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2月,他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指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3月,他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

  今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7月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6月27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这次全会的召开日期为7月15日至18日。

  02

  从“主题”到“重大原则”,全会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一份举世瞩目的改革文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透过全会公报,人们关心的许多问题有了鲜明答案。

  比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怎样的主题?

  全会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公报中的这一句话,揭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紧密关联。

  比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确定怎样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次举行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继续”两个字,彰显了一以贯之的坚定与自信。

  比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贯彻哪些重大原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四个坚持”。这次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

  这次全会高度评价了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鲜明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七个聚焦”等明确要求,提出了“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等目标任务,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03

  从“重大举措”到“根本保证”,全会做出系统部署

  推进改革,除了正确的方向,还要有具体的路线图。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其中的分论部分,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6个方面具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面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该如何落子、布局?

  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在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统筹谋划好教育科技人才、政治、法治、文化、社会、生态、国家安全和党的建设领域的改革。

  这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锚定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

  不难看出,在改革中发挥牵引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依然摆在突出位置。对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等领域的改革,全会也做出重点部署。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全会对教育科技人才、法治、国家安全领域的改革做了新的部署。全会在部署“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时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部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时指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部署“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时强调,“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

  这是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战略部署的鲜明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依法治国、国家安全三方面工作单列部分进行安排,“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彰显了抓关键、补短板、防风险的战略考量”。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这次全会对“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做出部署。全会指出,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次全会还对外交领域工作做出部署,包括深化外事工作机制改革、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等。

  04

  这些改革举措,值得关注

  今年2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指出,改革举措要有鲜明指向性,奔着解决最突出的问题去,改革味要浓、成色要足。

  透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诸多改革举措鲜明体现了这一特点。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次全会指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上个月,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增强系统观念,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被全会列为改革举措。

  从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到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从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到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从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到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全会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会指出,全党上下要齐心协力抓好《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贯彻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10年前的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感慨地说:“我们生长的时代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面临改革大潮,我们要做改革的弄潮儿,要有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这种担当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冲锋陷阵、英勇献身,现在,就是要勇于改革、善于改革。”

  奋楫扬帆向前进,击鼓催征正当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我们将以如椽大笔书写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新篇。

  监制丨申勇

  主笔丨龚雪辉 刘瑞琳

  记者丨李铮 蒋硕 石丞 陆泓宇

  视觉丨陈括 张晶 王海涵

  编辑丨王尊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梁异】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香港“大馆”当代美术馆推出“谁是谁”个展

拍摄这些短视频,是李宝聚过去一年的业余爱好。作为研究了三十多年蔬菜病害的“学界大佬”,李宝聚有30%左右的工作时间都在田野里。下地时,他会叫上摄像,走到哪儿拍到哪儿。

道中华丨两分钟看懂界碑

上海开放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养老服务陪诊师培训内容包括为老服务基础知识和陪诊专业技能,培训主题涵盖陪诊服务基本流程、医疗就诊基本流程、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陪诊服务沟通技巧、陪诊服务法律责任等,内容兼顾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并体现多学科知识融合的特点。

(粤港澳大湾区)澳门青年湾区创业:数字赋能助优质农产品进军海外

4月18日,国新办就2024年一季度金融运行和外汇收支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指出,目前广义货币M2余额超过300万亿元,这是过去多年来金融持续不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反映。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在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地方债务风险防控加强,经济更为轻型化,信贷需求较前些年有所转弱,信贷结构也在优化升级。但各方面对变化还有个认识、适应的过程,一些银行在经营模式和内部考核上仍有规模情结,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有效融资需求。部分企业借助自身优势地位,用低成本贷款融到的钱买理财、存定期,或转贷给别的企业,主业不赚钱,金融反而成了主要盈利来源,这就容易形成空转和资金沉淀,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为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适时提出,要“避免资金沉淀空转”。邹澜表示,相关部门将加强对资金空转的监测,完善管理考核机制。未来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有效需求恢复、社会预期改善,资金沉淀空转的现象也会缓解。(董泽宇)

时政快讯丨习近平将会见挪威首相斯特勒

中国海油正为“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如期建成做准备。项目投产后,可使“深海一号”大气田整体高峰年产量由30亿立方米提升至45亿立方米,进一步提高深水油气资源在中国油气产量中的占比。(完)

华彬集团深度参与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 共探发展新动能

最新印发的《青海省水资源公报2022》显示,青海境内黄河、长江上游流域降雨量偏丰、出境水量增多,我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持续扩容。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